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杜梓接受审查调查
组件:本周组件价格维稳,但各组件厂商反馈多晶组件订单情况较好,一线厂商订单较满,一线厂家产能基本已开满,出货情况较好;而单晶方面,目前单晶组件需求趋弱,在上游单晶环节均有下调的情况下,单晶组件相对调整幅度不大。
根据报道,保利协鑫拥有世界领先的铸锭技术。单晶产品原来在市场上最大的弱点是价格贵。
预计到明年,未完成金刚线切片改造的产能将被完全淘汰。单晶是光伏的未来,多晶路线必将被淘汰。所以在性价比上,同样采用了金刚线切片技术后,单晶和多晶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既然单晶是光伏行业的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说法在最近一年多来,让很多投资者深信不疑,甚至很多专业的光伏媒体都在这样宣传。
今年以来,多晶金刚线切片技术得到突破和推广,局势得到扭转。第一,单晶硅片企业率先成功的使用了金刚线切片技术。这或许为了与国内传统的630错开,出于避免行业抢装潮而引发混乱的考虑。
当时传言分布式补贴标准将由每瓦0.42元下调至Ⅰ类资源区0.2元,Ⅱ类资源区0.25元,Ⅲ类资源区0.3元。只不过随着近年来的爆发,光伏全产业链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发展,已经无法通过某一个环节来有效降低成本。而根据标杆上网电价每年调整一次的政策,分布式光伏补贴的下调已经势在必行。补贴将如何下调?2018年光伏补贴会再次下调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
低于预期的下调幅度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光伏产业在2017年保持快速发展。另外,根据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必将有部分地区提前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而言,目前需要降低的是土地等非光伏成本,依靠国家政策,在不发生弃光的前提之下大力发展光伏扶贫。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展望未来,对于尚处在国家补贴之下的光伏产业来说,接下来主导市场走势的依然会是补贴政策的变化。然而根据最新多方传闻的消息显示,分布式光伏补贴将在2018年1月1日进行下调。只是与传统630不同的是,分布式补贴的下调或许更有可能在1月1日开始施行。
如果不出意外,2017年到2020年光伏标杆电价还将经历3次调整,平均下来每年将下调0.067元、0.092元、0.117元。对比最近一次电价下调幅度,可见光伏标杆电价下调的幅度正呈现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到2020年6月30日,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将低于每千瓦时0.45元、0.475元、0.5元,与当前的电价标准还有0.2元、0.275元、0.35元的差距。时间来到十月底,经过630、930等几波热潮,中国光伏行业在2017年已经奠定了快速增长的基调。
而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说,由于分布式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系统集成和运维管理方面有较大的挖掘空间。2013年分类电价政策出炉,当年8月30日起全国分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此后一直到2015年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一直为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
但在后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发的电价下调文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并未下调,维持了每千瓦时0.42元的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在12月16日正式印发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须下降50%以上,并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
以下是近年来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标准。所以在补贴逐步下调的基础之上,目前的光伏产业考虑的应该是提高垂直产业链的整合度,从整个光伏产业上下游的工艺流程来降低成本。近日,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完善光伏补贴政策,通盘考虑补贴逐步下调机制。根据目前的预测,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1月1日起,分布式补贴很有可能从每千瓦时0.42元的标准下调到0.32元。补贴退坡 中国光伏何去何从根据业内专家的测算,过去8年之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90%左右,系统价格下降了88%左右,逆变器价格下降了91%左右,光伏电价下降了77%左右。这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收益保持了很高的水平,并最终促成了2016年、2017年的爆发。
据专家测算,目前光伏电站的各部件系统的降价空间已经有限,总体度电成本的降低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在此情形之下,面临逐步下调的电价补贴,中国光伏产业将何去何从?事实上,虽然近年来光伏行业突飞猛进,但是一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行业只要加强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光伏电池效率,加强产业链整合度,成本就一定还有下降空间。
若要完成《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成本规划,接下来每年的下调幅度应该都不会低于这个平均标准。而2016年的下调幅度其实低于预期,因为在正式电价出台之前,业内一度预估2017的光伏标杆电价将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
此外,作为光伏电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光伏电池的效率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光伏电池的实验室效率与实际应用的光伏电池效率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另一方面,也压缩了行业的成长空间。
目前我国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近年来,我国光伏先进技术产业化开始加速,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介绍,黑硅技术、PERC、N型电池技术成为当前电池片企业技术改革的主流方向,HJT电池开始加速产业化,组件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也在加速。从应用端看,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再次受630抢装潮影响,规模扩充强劲,6月份单月装机量达13.15吉瓦,1-9月新增装机约42吉瓦,同比增长近60%,截至9月底累计装机量约120吉瓦。成本降到一定程度很难再降,因为要确保产品质量这一基本前提。
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PVCEC2017)领军者论坛上,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看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认为未来通过技术进步、市场化机制创新等,光伏发电有望在2020-2025年摆脱补贴依赖,实现平价上网目标。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制造端和应用端都能看到大幅增长。
此外,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会倒逼行业加速技术创新升级,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推动光伏行业到2020年达到平价上网目标。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未来光伏业发展前景乐观。
在技术提升方面,整体上我国光伏技术也已开始自发更新迭代发展。华为网络能源产品线副总裁、智能光伏业务部中国区总经理曾伟胜表示,解决补贴的问题,实际上是降成本和提收益的问题。
据此,我国目前已超额完成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0吉瓦以上的发展目标。而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提升,摆脱补贴依赖,实现平价上网指日可待。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友认为,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虽然规模扩张很快,但目前整个光伏发电只约占我国发电比例的1%,成长空间比较大。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博表示,在市场广度上,现在光伏产业已经有足够的市场宽度,当市场足够宽广的时候,其需求将是乐观的。
那么如何提收益?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电量的提升,二是智能化运维水平的提升,三是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整个系统效率得到提升。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鹏认为,光伏业要实现去补贴化,还有赖于未来政策方面的调整,因为目前我国光伏企业额外需要承担的包括土地成本等太高。
杨立友认为,我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能很快实现,最快是2020年,最慢会在2025年。此外,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毛利水平出现分化。
成本及价格方面,2012-2017五年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均下降近一半,为光伏平价上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业界对于光伏行业未来3到5年的前景普遍看好,认为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成长空间仍然较大。
最新留言